產品目錄 | Product catalog

在電源側,省電力公司將大力推廣“新能源+儲能"應用,培育“常規機組+儲能"聯合運行示范項目;在電網側,加快渾源、垣曲等抽水蓄能電站建設,支持大同利用煤電退役機組廠址建設新型鋰電池儲能項目、利用廢棄礦井建設壓縮空氣儲能試點工程;在用戶側,擴大可調節負荷資源庫,聚合各類資源,積極參與需求響應市場、輔助服務市場和現貨市場。
“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承載著能源轉型的歷史使命,是清潔低碳、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。"山西省電力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王政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,能源是主戰場,電力是主力軍,電網是領頭兵。電網連接電力生產和消費,是重要的網絡平臺,是能源轉型的中心環節。我省作為“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"和“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",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,全面支撐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實現,是對電力行業的一場戰略性、全局性、革命性變革。
特點(LYGC-6800電力系統專用色譜分析儀體積小,重量輕,簡便實用)
傳統電力氣相色譜儀是以1臺色譜儀、1臺AD轉換器、1套計算機、1套打印機的方式工作的。這種工作方式使得色譜儀配備較多的用戶在使用和管理上非常不便,并且設備重復投資、浪費嚴重。在當今技術高速發達的今天,計算機可以說是貶值嚴重的商品之一。配備大量的計算機也給用戶在設備管理和數據管理上帶來諸多不便。同時這種傳統的使用模式往往要采用一個廠家的電力氣相色譜儀,又要采用另外一個廠家的工作站配合才能使用,使得系統整體的功能難以發揮、系統的性能也難以提高,對于用戶提出的功能增加就更無從談起了(比如數據的遠程傳輸、多臺儀器的監控等)。
針對這一傳統電力氣相色譜儀的使用弊病,我公司利用其強大的技術開發實力,采用了全新的工業造型、電子線路,并將當今的主流技術(IP技術)應用于電力氣相色譜儀,開發出的新型電力氣相色譜儀。儀器*摒棄了停產芯片或拆機芯片以及即將淘汰的RS232通信串口,采用了的高集成度的工業級芯片、總線技術、以太網技術、微流量氣體控制技術以及數據處理技術、優化了溫控程序和氣路控制,從根本上提高了儀器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。
由于采用了網絡技術并內置了譜圖數據處理技術,*打破了現有國產色譜儀的繁瑣笨重的工作模式。使得多臺色譜儀共用1套計算機完成數據分析、打印、存儲成為現實,并實現了儀器的遠距離監控和色譜數據的遠距離傳輸,大程度的降低了用戶的實驗室投資以及運行費用,方便了企業管理人員對產品質量的實時跟蹤管理。
主要技術指標:(LYGC-6800電力系統專用色譜分析儀體積小,重量輕,簡便實用)
●操作顯示:5.7寸點陣漢化彩色液晶(可配備觸摸屏)
●溫控區域:6路
●溫控范圍:室溫以上8℃~450℃,增量: 1℃, 精度:±0.1℃
●程序升溫階數:16階
●程升速率:0.1~39℃/min(普通型);0.1~80℃/min(高速型)
●氣體控制:機械閥控制方式、電子流量壓力控制方式任選
●外部事件:4路;輔助控制輸出4路
●進樣器種類:填充柱進樣、毛細管進樣、六通閥氣體進樣、自動頂空進樣任選
●檢測器數目:3個;
●啟動進樣:手動、自動任選
●通信接口:以太網:IEEE802.3
推進清潔替代,促進電力生產源頭減碳。王政濤告訴記者,新能源將在電源結構中逐步占據主導地位,煤電將從發電主體逐步演變為調節性和保障性電源。通過CCUS、綜合能源生產單元等火電低碳轉型新技術,逐步實現存量火電的近零碳排放。截至2021年6月,我省新能源裝機達到3384.5萬千瓦,同比增長34.8%,占總裝機比重的31.2%。預計到2025年,全省新能源裝機將達到7800萬千瓦,占比超過40%。預計到2030年,全省新能源裝機將突破1億千瓦,成為第一大電源。
推進電能替代,提高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。王政濤說,就是要構建以電力為中心的終端能源消費格局,深挖各領域電能替代潛力,提升能源利用效率。如,在交通領域,完善充電設施和服務平臺建設,助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;在建筑領域,大力推動電采暖和屋頂光伏,發揮山西新能源優勢,積極配合建設一批示范項目;在工農業領域,深挖工業生產窯爐、鍋爐替代潛力,持續推進農業生產生活電氣化,不斷拓展電能替代廣度深度。
推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,優化電網資源配置能力。在王政濤看來,電網結構將由以大電網為主,向大電網、微電網、局部直流電網融合發展轉變,推進電網數字化、透明化,滿足新能源優先就地消納和全國優化配置需要。為此,省電力公司將在太原等負荷中心示范構建交直流混合配電網,全面推動電網信息物理系統融合,由傳統電網向能源互聯網轉型升級。在芮城縣等地區建設村級直流配電網試點,實現屋頂光伏的就地消納,因地制宜發展微電網,積極建設虛擬電廠示范工程,支撐各類分布式資源接入電網。
推進靈活性資源有序發展,提高系統調節能力。在電源側,省電力公司將大力推廣“新能源+儲能"應用,培育“常規機組+儲能"聯合運行示范項目;在電網側,加快渾源、垣曲等抽水蓄能電站建設,支持大同利用煤電退役機組廠址建設新型鋰電池儲能項目、利用廢棄礦井建設壓縮空氣儲能試點工程;在用戶側,擴大可調節負荷資源庫,聚合各類資源,積極參與需求響應市場、輔助服務市場和現貨市場。
推進關鍵技術研發應用,提升能源互聯網發展水平。省電力公司將制定并加快實施“新型電力系統科技攻關行動計劃",加強“大云物移智鏈"等新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,通過多能互補、源網荷儲一體化協調控制技術,提高電網調節能力和適應能力。打造電網數字化平臺,依托能源云等電網平臺,與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山西能源大數據中心,加大數據共享和價值挖掘,拓展新業務新業態新模式,構建能源互聯網生態圈。
推進電力體制改革,構建新型電力市場體系。王政濤認為,要加快推動建設競爭充分、開放有序的省級電力市場,實現山西富余新能源發電量在全國范圍內的自由流通和優化配置。完善中長期、現貨和輔助服務銜接機制,探索容量市場交易機制,開展綠色電力交易,大力推動綠色能源跨區輸送。主動參與碳市場建設,持續推進市場體制機制創新,研究電力市場和碳市場協同機制、碳價格與電價聯動機制,激發全社會減排動力。
“構建新型電力系統,是一項很有開創性、挑戰性的系統工程。省電力公司將堅持改革創新,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,在推動能源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中勇當引路者、推動者和先行,為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貢獻山西力量。"
轉載其他網站內容,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,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內容僅供參考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